自动驾驶浪潮来袭:国内初创公司加速布局,商业化之路任重道远
- 轿车豪车
- 2024-07-26
- 54778
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日趋成熟,并有望实现商业化部署,众多国内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纷纷寻求上市融资,以获取资金支持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扩张。
在国内,自动驾驶产业发展迅猛,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。据统计,2021年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融资高达94起,披露融资金额超过435亿人民币。众多初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积极布局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。
为获取资金支持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扩张,多家自动驾驶初创公司选择在香港和美国上市。
其中一部分企业,如激光雷达传感器制造商禾赛集团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。自动驾驶科技独角兽文远知行、小马智行和Momenta等公司,则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批准,准备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(IPO)。
另一部分企业则选择在香港上市,包括速腾聚创、中国“地平线机器人”、自动驾驶视觉感知技术公司“佑驾创新Minieye Technology”、由晨麒科技运营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公司“如祺出行”等。
然而,这些自动驾驶初创公司普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,大多数尚未实现盈利。通过这几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,地平线机器人2023年净亏损高达68亿元人民币,佑驾创新Minieye Technology 2023年亏损1.39亿元人民币,如祺出行过去三年亏损超过20亿元人民币。
分析人士认为,三大因素造成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的亏损。
首先,高额研发投入。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包括传感器、芯片、算法等方面的研发费用。
其次,商业化模式尚不成熟。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模式仍在探索阶段,尚未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。
另外一点,就是市场竞争激烈。自动驾驶领域竞争激烈,众多初创公司争相融资上市,导致估值虚高。
尽管面临挑战,但随着中国自动驾驶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,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。这将为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。
具体来看,利好政策方面,近年来,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,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。例如,2021年,交通运输部发布了《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办法》,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管理要求。
政府也为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开了绿灯,再加上香港支持性的18C章上市制度,促使更多内地科技公司选择香港上市。第18C章于2023年3月生效,允许市值至少100亿港元的专业科技公司出售股票,即使它们尚未产生任何销售收入。
需求端方面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,消费者对智能化、便捷化出行方式的需求日益增长。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,预计到2025年,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人民币。
综上所述,自动驾驶初创公司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。尽管融资和技术研发进展迅速,但如何将高估值转化为实际利润,仍是自动驾驶行业的首要任务。#自动驾驶##北京拟支持自动驾驶汽车跑网约车#
- 随机文章
- 热门文章
- 热评文章
- 哈弗大狗的对手来了,全新北京BJ30亮相,配1.5T混动,带拖车资质
- 江淮A5 PLUS:年轻人的家轿之选,实力不俗性价比颇高
- 雷克萨斯LM欧版 全部在售 2022款 2021款 2020款
- 新款帝豪来了,吉利轿车又要火了?
- 售17.98万元,马自达CX-50行也2.5L畅行版上市
- 车长4米1,独特外观,简约内饰,小型SUV新选择!
- 消息称福特正开发紧凑型电动车:售2.5万美元,采用磷酸铁锂电池
- 三月新车申报盘点,车市将迎来新一轮竞争
- 1全新魏牌高山MPV实拍,三尺寸智能车型任你选
- 2千匹马力50多万还送碳纤维套件 小米SU7 Ultra疯了吧?,
- 3智己发布的IM AIOS生态座舱到底有什么具体作用?
- 4奔驰GLA 全部在售 2025款 2024款 2023款 2022款 2020款 2019款2025年1月份奔驰GLA销量600台, 同比增长49.63%
- 5超霸加版 全部在售 2024款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 2019款购超霸加版享3.5万优惠 售四川
- 6创维磐石首发亮相 800V超充+激光雷达 12-16万元 官方:半价理想
- 7宝骏悦也PLUS 全部在售 2025款 2024款成都宝骏悦也PLUS价格9.38万起 暂无优惠
- 8奥迪A6(进口) 全部在售 2025款 2024款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成都奥迪A6(进口)降价15.15万 最低仅售35.53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