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试驾车评 > 正文

小米YU7不是值不值得买,而是值不值得等?

今天聊聊小米YU7试驾之后的感受,这篇文章应该能给你一些选买建议:

这次试驾的路线是从北京的望京一直开到阿那亚·金山岭,这个地方位于北京密云与河北承德之间,单程大约150km左右,全程有市区、快速路、高速、乡间小道、盘山公路。我在北京市区倒是没怎么堵车,但一上高速就遇到了堵车,堵车路段9成以上时间都在用的智驾。我先说说这个智驾的体验,很好,确实很好。跟我第一次去试驾小米SU7那糟糕的体验完全不同,我觉得这种所谓的好用,主要体现在“活人感”。我自己用的就是华为的ADS智驾,华为智驾已经OTA很多次了,现在是ADS3,很快就要升级到ADS4。这两年智驾的升级速度飞快,我每次评价智驾都要加一句,硬件决定下限,软件决定上限。

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,而且用的是最新的英伟达索尔芯片,但我觉得这些不是关键,关键是这次在YU7上首发的1000万Clips端到端模型。什么意思呢?这里的“Clip”指的是一个特定时间段内的多模态数据片段,这些数据由激光雷达、摄像头、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同时捕获。之前理想AD Max V13系统发布,用户OTA升级后,用完感觉是质的飞跃,其背后也是在1000万Clips的训练下,才让智驾有了一种“活人感”。

举个活人感的例子,比如说,我在高速上想要变道,按照普通的智驾系统,一定是等隔壁车道有了足够大的空间,它才会选择打灯变道。但YU7是怎么操作呢?它会先打灯,然后往右侧轻打一把方向,意思就是我要变道了,如果后车加速追上来不想让,它会立马转方向回到自己位置上,如果后车减速,它就毫不犹豫直接变道。这与前面说的普通智驾最大的区别,就是有了一个博弈的过程。早期的智驾,必须右侧有足够空间才能执行变道。现在是右侧就算空间不够,它也试图创造空间来变道。我试了很多次,都是这样,以后大家去试驾可以感受一下。

但是今天也有虚惊一场的时候,那就是隔壁车道突然加塞。这种情况一般智驾会有三种判断,一是减速让对方加塞成功,二是适当减速尝试通过,对方继续加塞就加重刹车力度,让速不让道。但在YU7上我今天遇到的情况是第三种,打了一把方向避让,但没怎么减速,这让我吓了一跳。当然,智驾系统肯定是判断左侧没车,且地面虚线,它才会执行打方向避让动作,但不减速是我万万没想到的。我感觉插队的车,油门稍微踩重一点,我俩就撞了。所以我觉得YU7在应对加塞方面,后期应该还需要优化。至于高速领航辅助这些,那就太小儿科了。今天还非常巧,遇到了之前在安徽高速出事故的那种路况,也就是右侧高速修复,放了一排桩桶,然后道路渐渐变窄。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这种路况下智驾能否应付,因为是在堵车状态下通过施工路段,右侧一排桩桶全程都能识别无误,最后多车博弈通过窄路,虽然有些犹豫,但最终还是通过了。这里还是要提醒,这种高速修路的状态,一定不能依赖辅助驾驶高速通过,任何品牌的智驾都不能。

动态驾驶方面我再说几句,一是车内静谧性,我觉得还可以,算是中上水平,120km/h的高速行驶,车内能听到轻微的风噪和胎噪。但在一段颗粒很大的粗糙柏油路面上,大概50-60km/h的时速,我听到了呼呼啦啦的噪音,我感觉这应该是路面问题,后来教练开YU7送我去机场的路上,我特意坐后排听了一下噪音情况,感觉其他路段都还是可以的。

讲到后排,135°的靠背角度调节非常不错,我昨晚没怎么睡好,今天去机场路上就是把靠背放倒直接呼了一觉。但后排座椅只有加热,没有通风、按摩。我开的可是顶配Max版,我觉得这点不应该。还有就是侧面出风口,是在中间偏下的位置,我感觉这个出风口位置有点奇怪。那个后排移动控制屏,我觉得完全没必要,那块屏幕直接固定在上面就好了,你就算拿下来也没地方放。后排扶手有放手机的地方,我一开始以为是可以无线充电,结果发现不可以。但是全车有8个可以磁吸拓展配件的地方,这次新增了一个很有趣的小配件,功能可以自定义,是个圆形的小东西,可以吸附在后排左侧或者右侧B柱位置,我觉得是必买,非常实用。

关于配置,YU7顶配Max独享的配置有:Brembo四活塞固定卡钳、车内23个扬声器、2个头枕音响、1个车外扬声器、电吸门、超静谧座舱、EC调光天幕、迎宾灯。标准版与Pro版,除了单电机、双电机的区别,就是多了个闭式双枪空悬,其他全部一样。前排双零重力座椅,目前免费赠送,而且带加热、通风、按摩、记忆。后排座椅加热、电动放倒、135°靠背调节也是全系标配。车载冰箱是全系选装,虽然不贵,只要2000元,但说实话冰箱容积比较小,你最好确定够不够用再选。还有前245/45/R21、后275/45/R21的前窄后宽轮毂,网上炒的很火,其实我觉得意义不大,轮毂选个自己喜欢的造型就好了。

下面说一下大家最关心的天际屏,如果你从燃油车换到电车,第一次看到这块天际屏,我估计会非常惊艳,但我作为职业汽车媒体,对这块天际屏并没有什么感觉。它与阿维塔车型上的远景屏最大的区别,就是阿维塔上面是屏幕而这是投影,实现的功能其实是一模一样的。YU7的天际屏,你明显能感觉显示的内容就像是隔着一面镜子在看,而且由于显示区域在前挡玻璃的下方,不会受到阳光一丁点影响,所以投影的内容非常清晰,没有炫光或者阴影。但是我今天带了个偏光镜,这块屏幕对我来说,几乎就什么也看不见了,不过同车的人也有带墨镜的,说问题不大。我建议大家去试车的时候,带着墨镜去体验一下。

另外,天际屏的显示内容分为“左中右”三块,你可以自己定义。一般左侧就是日常驾驶信息,中间可以设置成导航信息,右侧可以设置成娱乐内容显示。转向的时候,还能显示盲区影像。

这个天际屏我用了一天,怎么评价呢?给我的感觉就是八个字:有它更好,没它也行。你想想,传统的液晶仪表其实已经能够提供足够多的信息了,甚至像特斯拉这种砍掉液晶仪表只保留中控屏的极端案例,用户也没抱怨使用中有什么问题。小米的天际屏理论上比HUD更清晰,比低头看液晶仪表更安全。但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,驾驶本身就应该全神贯注,现在多了一块1.1米的屏幕,显示的信息比以往更加丰富,而且一直在你的视线范围内,在看屏幕的时候多少还是会有些分心。说白了,以前不方便看你可以不看,现在屏幕就在前挡玻璃下方,反而增加了你看它的频率。

再说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功能,就是车外语音控制。我原本以为它很鸡肋,因为之前SU7车主就发现,站在车外大声一点,就能唤醒车内的小爱同学。后来小米OTA升级了车外语音防御功能,特定条件下可屏蔽车外语音唤醒。所以,我最初没搞懂怎么这次YU7又开始宣传车外唤醒了,直到我实际用了一下,发现这个功能跟SU7完全不一样,这么说吧,我可以站在距离车辆9个车位这么远的地方,用正常音量说一声:“小爱同学,打开前备箱”,前备箱就电动开启了。但车内有人的时候,不能启用这个功能。而且这个功能可以设置成无差别唤醒,也可以录入声纹,只有你能唤醒。后期你看YU7评测视频,基本上10个媒体9个会展示这个功能,你只要走近车辆,动动嘴就能打开电动前备箱、后备箱,确实很实用。

最后说说外观,这车试驾一路上很多人拍照,颜值就不多说了。但与我之前预想有偏差的地方在于,它的尺寸与卡宴差不多,但感官上并没有卡宴那么大。还有钛金属色,实车看到也没有网上图片那么惊艳,主要是我对于“钛”的理解是哑光,但实际看到是亮面,这让我有点失望。但毫无疑问,钛金属色依然会是YU7最受欢迎的颜色。

如今SU7订单可以转YU7,YU7开售不到1小时大定就接近30万。现在下单YU7需要等车30-50周,甚至已经有黄牛在二级市场倒卖早提车的订单了。有时候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,YU7现在已经不是值不值得买的问题了,而是值不值得等。

  • 随机文章
  • 热门文章
  • 热评文章

最新文章